摘要:早在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中,就要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
这代表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我国环保行业骨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技术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执行力强,成本控制优秀,具备国际市场上与同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如果不改变淀区内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沿用过去的治理模式,白洋淀水质的污染现状难以扭转。
民盟中央认为,白洋淀湖区长期以来缺乏自然水源稳定补给、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变化较大、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加密地表水监测站点、开展高频度卫星遥感监测,结合网格员和河湖长的管理模式,共治共管,共同推进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借鉴或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经验,建设网格化监管平台,促进多部门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监管效率。如果没有严密监管,淀区水域面积会持续缩减。充分考虑保护规划空间布局的完整性,既保护重点区域,也管控非重点区域,既保护雄县等三县区域内的水体,也保护任丘市相关区域的水体,既保护淀区及周边的水体,也保护支流水系和输送水线路。
民盟中央建议,要增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一是防止建设工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二是防止建设开发对景区资源环境的影响。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之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脉络愈加清晰。
明确提出通过统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相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明显加大对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和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河北省大气办将依据排名,对每月排名倒数第一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被扣减资金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示。空气质量同比不升反降累计3次的地区,河北将启动公开约谈。河北省大气办将依据各地月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主要指标的绝对值和改善率,形成三类地区的空气质量排名。
《办法》将排名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石家庄、唐山等8个传输通道城市排名,第二类为上述8城市所辖县(市、区)和定州、辛集市的排名,第三类是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所辖县(市、区)排名。其中,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个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在全省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
以第一类排名为例,月度倒排第1至第3名分别扣减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月度排名第1至第3名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排名后5位的,对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此外,河北还将对空气质量未达标,且连续3个月同比不升反降或改善率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后10名的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对空气质量同比不升反降累计两次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
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河北将建立资金奖罚机制。办法明确,对连续3次被约谈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察排名后5位的,对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
河北将建立资金奖罚机制。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河北省城市及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排名和奖惩问责办法(试行)》。
此外,河北还将对空气质量未达标,且连续3个月同比不升反降或改善率连续3个月排名全省后10名的县(市、区)实施区域限批。河北省大气办将依据排名,对每月排名倒数第一的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被扣减资金的县(市、区)进行预警提示。
对空气质量同比不升反降累计两次的市县,进行通报批评。以第一类排名为例,月度倒排第1至第3名分别扣减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月度排名第1至第3名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河北省大气办将依据各地月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主要指标的绝对值和改善率,形成三类地区的空气质量排名。其中,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或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个季度(季度均值排名)在全省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实施问责。办法明确,对连续3次被约谈的县(市、区)开展专项督察。《办法》将排名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石家庄、唐山等8个传输通道城市排名,第二类为上述8城市所辖县(市、区)和定州、辛集市的排名,第三类是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所辖县(市、区)排名。
空气质量同比不升反降累计3次的地区,河北将启动公开约谈在推动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方面,认真贯彻河长制各项要求,节约保护水资源、保障河流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态,重点开展清河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以及开展河湖垃圾、杂物、违建清除及水面干净的三清一净行动。
近日,记者自河南省环保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获悉,按照国家和河南省既定的年度目标,结合2017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2018年,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为:四大流域水质优良(Ⅰ至Ⅲ类)比例总体达到53.2%以上,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水体比例降至15.9%以下,省辖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总干渠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淮河和海河流域的重点河流环境流量改善机制初步建立;省辖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省直管县(市)、其他县级市及县城完成年度任务;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四管齐下保障人民用水安全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继续以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标本兼治、减排治污为手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任务有4大方面,分别为: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推动落实河长制、加强执法监管。在加强执法监管方面,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氮磷等污染物监管力度,促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开展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以及严控十小反弹。
在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突出城镇、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污染的全防全治,重点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努力消除人民群众身边的黑臭水;同时还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在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一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确保一渠清水北送;二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范水源地环境风险;三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继续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
同时,努力防范水环境风险,保障水环境安全在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方面,一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确保一渠清水北送;二是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范水源地环境风险;三是防治地下水污染,继续开展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在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突出城镇、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污染的全防全治,重点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努力消除人民群众身边的黑臭水;同时还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同时,努力防范水环境风险,保障水环境安全。
近日,记者自河南省环保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获悉,按照国家和河南省既定的年度目标,结合2017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2018年,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为:四大流域水质优良(Ⅰ至Ⅲ类)比例总体达到53.2%以上,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V类)水体比例降至15.9%以下,省辖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5.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及总干渠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淮河和海河流域的重点河流环境流量改善机制初步建立;省辖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省直管县(市)、其他县级市及县城完成年度任务;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四管齐下保障人民用水安全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继续以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标本兼治、减排治污为手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任务有4大方面,分别为: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推动落实河长制、加强执法监管。在推动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方面,认真贯彻河长制各项要求,节约保护水资源、保障河流生态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态,重点开展清河行动,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以及开展河湖垃圾、杂物、违建清除及水面干净的三清一净行动。
在加强执法监管方面,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氮磷等污染物监管力度,促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开展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以及严控十小反弹经济手段的另一个重要政策是实施生态修复奖励政策。
2018年2月23日 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对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切实杜绝问题死灰复燃。针对长江经济带大保护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还明确提出,今年将配合住建部门推动36个重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黑臭水体整治,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就在不久前,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明确提出通过统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相关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建立激励引导机制,明显加大对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和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公安部明确,对重点案件特别是团伙性、系列性、跨地域处置废物(垃圾)的案件,要开展专案经营,串并深挖、全环节侦办,坚决摧毁犯罪网络、斩断利益链条。2月2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四部委在重庆召开工作会议,启动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奖励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央财政拟安排180亿元促进形成共抓大保护格局。
同时,根据会议部署,环境保护部今年还将稳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其他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在强化科技手段方面,国家林业局近日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以生态保护科技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森林保护、湿地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示范,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和协调发展带。
有了这些良好开局和重点部署,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工作,力度将更大,措施将更实,效果也将更好。除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也愈加完善。
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不断创新2月26日,公安部会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环保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在京召开会议,部署长江流域污染环境违法犯罪集中打击整治工作。在司法保障方面,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强调坚持最严格的水污染损害赔偿和生态补偿、修复标准,将生态环境损害及修复情况作为刑事处罚的重要量刑情节。